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其他类型 > 穿越做女官,大佬都来宠!谢清和青蔻全文免费

第10章

发表时间: 2025-05-28

墨俭沧目中露出沉痛神色,摇了摇头。

“再说下去,便是杀头之祸。”

他朗声道:“岳父大人,那位舞姬我会妥善处置,不会让清儿受半点委屈。”

谢谦德道:“若那舞姬生下男孩,你待如何?”

墨俭沧目色坚定:“我会将他入了墨氏一族。”

这便是说,这个孩子以后不会再是皇家子的身份。

谢谦德为人谨慎,追问道:“此事可得皇后首肯?”

墨俭沧肯定道:“这件事本就是皇后娘娘授意的,这孩子即便是个男孩,也太过年幼,成不了什么事。”

谢清和明白,他二人谈的是立储的事。

太子骤然薨逝,大周失去了储君。可如今皇后的另外两个儿子颇不成气候,立谁似乎都不太合适。

如今朝中因为储君未定,朝局不稳。

谢谦德是怕怀宁侯府会因为这个孩子深陷漩涡之中。

他见墨俭沧想的明白,便点头道:“如此甚好。”

这几日春雨迷蒙,空气中凝结出一层一层的水雾,将天地润浸其中,所见之物都似处于雾中,又似被白烟拂过,看得不大清楚。

墨俭沧近日时常送东西过来,一时送皮草,一时送珠宝,每次来时,总目带探寻之色,欲言又止。

谢清和明白,那日自己未给他回答,他记挂此事,一直希望可以得她承诺,不再考虑和离之事。

在她看来,一年之后再和离已全了墨俭沧面子。

他到底为何如此执着?

她既然收了墨俭沧一大笔钱,便打算理一理账目。

如今她有四个陪嫁丫鬟,暖烟能写会算,管着她的嫁妆和库房钥匙。

冷茶擅长烹饪,尤其会做药膳。

绿芜做的一手好刺绣。

红药是最会梳头化妆的。

单这四个丫头就是千里挑一,精心培养而成。

这里的世家女子家底丰厚不止在钱帛之事,手中有能用之人也是极为关键。

远的不说,但这怀宁侯府,识字的除了墨俭沧身边的大丫鬟燕歌,便是她身边这几个丫鬟了。

就是怀宁侯老夫人,也是大字不识一个。

谢清和吩咐暖烟将嫁妆单子取来,见暖烟喊了绿芜去当帮手,谢清和还有几分不解。

不就是取个嫁妆单子,怎还得两个人一起?

却没想到暖烟和绿芜二人竟抬了一只大箱子进来。

谢清和看向箱子里面,抽了抽嘴角。她以为的嫁妆单子最多不过几张纸,这箱子里一叠一叠的烫金印花本子,可真是让她长了见识。

她左看右看,抽了一沓最厚的出来,翻了几页就“啪”得一声合上了。

不是,谁家给女儿陪嫁还会配个书册目录啊!

谢清和的嫁妆中竟然有千余册的书籍、古本甚至孤本,这都够开个图书馆了。单这书册目录,都比她博士论文参考书目还长。

谢清和扶了扶额角,又挑了一沓最薄的,翻开一看。

嚯!这可乖乖的不得了!

只见上面赫然写着:

京都西北处三十余里,燕回堡。内有粮仓酒窖,可屯兵三千。

现有参将一名、副将两名、轻甲步兵五十、重甲步兵二十、盾兵二十、轻骑兵二十、弓弩手十人……

她竟然还有一个坞堡和百余名部曲!她终于明白,为何世家在这个时代可以如此“高门鼎贵赫如神”。

数百年来,中原地区连年战乱。

世家在战乱之中为了自保,组织人手建立坞堡,又收编门客流民为部曲,以保卫家园。

王朝兴替频繁,中央财政无力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,便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遇上大乱,甚至还需要向世家借兵以戍卫国土。

本朝建立以来,天下逐渐趋于稳定,萧氏王朝历经三代帝王,一直在不断削弱世家实力。

如今依然保有部曲的,就只有四大世家,以及那两个望氏贵姓。

裴、谢、王、卢号称四大世家,自然实力强横。

陈氏和费氏,则略逊一筹。但也都是传承百年的世家。

这燕回堡内的百余部曲倒也罢了,位置却是极佳,距京都如此近的地方,可屯兵三千。

谢清和决定寻个日子,去看看这燕回堡。

又随意翻开一沓,这本上面罗列着京都以及近郊属于她的各色铺子、田地、庄园。谢清和看了看天色,挑了一间离怀宁侯府只有几条街的药铺:

“暖茶、绿芜,咱们也去看看这铺子。”

谢清和不欲张扬,只挑了件素色衣衫披上,天气渐暖,也不必再披那大氅。

随意挽了发髻簪了支绿玉碧云簪,又配了同色玉镯,就出了门。

临行时,在府门口又撞上墨俭沧。

他见着谢清和装扮如此素净,不免有些新奇,她容貌本就清丽,如此装扮更显自然之态,似出水芙蓉一般,婷婷袅袅。

一想到如此佳人竟铁了心要与他和离,墨俭沧不免心中一滞,颇有些挫败之意。

谢清和见了他迎上来,檀口一张,声音清婉:“侯爷既然不欲与我和离,便帮我将此事处理了吧。”

说罢,扔给他两张洒金纸笺,也不多看他一眼,飘然离去。

街上行人不多,在细雨中撑着纸伞来去匆匆,青砖绿瓦间,已有细碎草色萌发。马车的轮子吱呀吱呀碾过石板路,将谢清和晃得有几分困意。

不多时,那铺子便到了。

谢清和携了侍女绕过外堂,只向内堂而去。掌柜的姓沙,是个矮矮胖胖的中年人,看着绿芜拿出谢氏令牌,便知主家前来,忙作揖行礼,又去烧水添茶。

“不必忙了,且将账簿拿来。”

谢清和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主意。

沙掌柜点头哈腰,不多时就捧了账簿而来,立在一旁,垂手不语。

谢清和翻开账簿,不过翻了两页,随手打了两把算盘,便“啪”得一声,将账簿合上:

“怎地如此多计算错误?”

账簿中的错误低级到让谢清和都怀疑这账簿的真假,这几日也无甚大项进出,不过千百来文的简单记账,竟错了好几处。

沙掌柜不安地捏着自己短胖的手指,忐忑道:

“实不相瞒,这几日的账都是小的亲自记的。”

“那账房这几日有事,告假回了家。”

“小的自幼在药铺做伙计,无论什么药材,只要小的看上一眼,就能分辨出品类、年份和药性。只是这记账算术,却不是小的之所长啊。”

谢清和蹙起眉头,没搭腔,顺着往下翻了几页。

果然后面的记账换了另一人的字体,账目清晰,并无错漏。

谢清和又令沙掌柜拿来进货单,只见进货单上字迹与这几日的账簿是同样字体,也无错漏。

沙掌柜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:

“进货抓药之事,都是小的办的,只要不让小的算账,其他事宜,小的都办得了。”

谢清和无法想象,一个药铺掌柜竟连简单账目也算不明白。

她知道这个时代基础教育资源极其匮乏,却也没想到会匮乏到这个地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