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胤朝 建平三年 秋
凤阳县 马蹄村
收割后的稻田里,只留下一地枯黄的稻桩。
时值深秋,就连田垄边上,供农人乘凉的两棵歪脖子树,叶子也落得差不多了。
放眼望去,一片萧瑟。
但偏偏,那树下的大石头上,坐了个俊俏的小姑娘。
小姑娘穿着一身素色长袍,一双大眼睛乌泱泱的,整个人就透着两字——灵透!
又灵动又清透。
为整个田野都添了不少生气。
此时小姑娘手捧着脸,盯着眼前的稻田,正在发愁呢。
“种田...种田...巧道姑哪里会这等活计啊...”她盯着稻田,忍不住嘟囔道。
不多时,周围来了几个人。
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年龄最大的当属一个白胡子老头儿。
老头儿弓着背,走到小姑娘旁边,很是稀奇道:“这个女娃娃,看着眼生得很,村里又来客人了?”
这话一出,忙有人回答道:“您老不知道了吧?这是许家的闺女,刚从山上接回来的。”
“许家?哪个许家?”老头儿有些记不清。
“咳,这村子里,还能有哪个许家,村东头的许家呗!”
“哦~我知道了,”一个膀大腰圆的妇人点点头,“这个,就是许家二房的孙女吧,从小被送去山上学艺那个?”
最开始提到许家的那个汉子点点头:“对对,就是她,好像叫什么许皎皎。”
这话一出,立马有人反驳了:“咳,这你就落后了吧?”
“你说的那是小女娃的乳名,人家现在叫许灵兮,据说是道观的老师傅取的咧!”
“对对,我也听说了,是叫许灵兮。”妇人附和道。
白胡子老头听他们说了半天,也反应过来这是哪家的小女娃。
“原来是许常怀的重孙女,”说着,他摸摸胡子,又多看了两眼:“这模样生得倒是俏得很,跟我家虎生很配咧。”
这话一出,旁边几人都忍不住打趣,又闹哄哄笑成一团。
许灵兮被他们吵得厉害,二话没说,就把手伸进了腰间的小布包。
她掏啊掏,最后掏出来两根小棒。
说是小棒,倒更像一双银筷子。
许灵兮一手一根,两根小棒一起敲。
小棒相互撞击,发出清脆的声音,还有悠长的颤音回荡。
突然,还在喋喋不休的几个人,都出现了异样。
“咦?怎么回事,我咋个脑壳突然痛了?”
“哎呀呀,我也痛...